燈謎 由來
燈謎,亦稱文虎,猜燈謎,猜謎,或稱射燈虎。元宵節時我國傳統民俗之一,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據資料與傳說,元宵張燈結彩,作為儀式,是上古時已有之;元宵放燈始於隋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熱鬧,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搭建“燈樓”,唐朝詩人蘇味道的詩中就有“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的描述;到了北宋(公元968—1127年),燈節規模已大發展,“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南宋時,每逢燈節,除了從宮中到民間張燈焰火,還增添了戲曲表演。這樣一直傳到近代。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的一項活動。燈謎在春秋時代已經產生,人們將謎語掛在燈上供人猜測。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因此可以這樣說,猜燈謎是元宵節特有的遊藝形式,富有趣味性、娛樂性。
由於元宵佳節玩燈的習俗在漢代就已流行,南北朝時已經發展成盛況空前的燈市。而“猜燈謎”這一形式也是在此期間出現的。所以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便也是由最初的活動而衍變成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動。每逢正月十五各單位都會組織職員舉行小型燈謎活動或者附在給家長的信函上做為孩子元宵作業的一部分(代代相傳)豐富了人民民眾的娛樂生活。“猜燈謎”活動是人民民眾思維和智慧的鍛鍊和培養。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的話,歡迎告訴我。